
一、怎么确定是婚前婚后财产
一般来讲,能确定是婚前还是婚后财产的方式如下:
时间方面:以结婚登记的时间作为划分界限,在结婚登记前获得的财产一般属于婚前财产,而在结婚登记后取得的财产大多属于婚后财产。
财产来源:一方在婚前的财产在婚后所产生的收益,除了孳息和自然增值的部分外,应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像婚前的存款在婚后产生的利息,要是属于存款孳息那就是婚前财产,要是属于利息那就可能是婚后财产。
书面约定: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来约定财产的归属,约定的效力优先于法定规定。要是明确约定了某财产是婚前还是婚后财产,就应当按照约定来执行。
二、婚前婚后财产界定在法律上有何关键依据
婚前婚后财产界定关键依据主要是财产取得时间和财产性质。
一般而言,结婚登记前取得的财产为婚前财产,通常属个人财产,如一方在婚前购买的房产、车辆等,其所有权明确归购买方。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,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,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。
结婚登记后取得的财产,原则上为夫妻共同财产。依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,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,知识产权的收益等,都属夫妻共同财产,归夫妻共同所有。不过,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,以及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等,属夫妻一方个人财产。
三、婚前婚后财产确定对财产分割有何影响
婚前婚后财产的确定对财产分割影响重大。依据《民法典》,婚前财产一般属于个人财产,在离婚分割时,个人财产通常不参与分割,仍归财产所有者个人所有。比如一方婚前购买的房产且登记在自己名下,若无特殊约定,离婚时该房产不进行分割。
婚后财产通常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离婚时一般需进行分割。常见的分割原则是均等分割,但法院也会根据具体情况,如双方对家庭的贡献、有无过错等,进行适当调整。例如,一方在婚姻中存在重大过错,另一方可以要求多分财产。
所以,准确确定婚前婚后财产,能清晰界定哪些财产可分、哪些不可分,是公平合理进行财产分割的基础,对维护当事人合法财产权益至关重要。

